一、课程基本信息
课程名称 |
<现代检测技术专题实验> |
< Special Experiment of Modern Detection Technology > |
课程编号 |
AUTO4038 |
课程学分 |
1 |
总学时 |
32 |
学时分配 |
理论: 实验: 32 上机: 课外: (课外学时不计入总学时) |
课程类型 |
o公共课程 o通识课程 o学科门类基础课 o专业大类基础课 o专业核心课 þ专业选修课 o集中实践 |
适用年级 |
o1-1 o1-2 o2-1 o2-2 o3-1 o3-2 þ4-1 o4-2 o5-1 o5-2 |
适用专业 |
自动化、自动化少、自动化钱 |
先修课程 |
现代检测技术 |
后续课程 |
|
教材、参考书及其他资料 |
[1] 韩九强,张新曼,刘瑞玲.现代测控技术与系统.北京:清华大学出版社,2007. [2] THSRZ-2型传感器综合实验平台实验指导书. |
二、课程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(工科专业对标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专业毕业要求的12条具体指标点,其他专业对标行业/评估标准中专业毕业要求的具体指标点)
现代检测技术专题实验是自动化专业选修课,包括各种传统与新型传感器的感知实验、数据采集与通信实验、常用数据处理算法与虚拟仪器检测系统设计等内容,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各种传感器的了解,巩固数据采集与通信流程,熟练掌握信号的分析与处理方法,掌握现代虚拟仪器与智能仪器系统的设计实现方法。
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,能够使学生对大多数复杂检测问题有清晰的解决方案和具体实现,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。
课程目标1:学习各种传统与新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信号感知实验,掌握信号的转换、数据采集与通信基础。(支撑毕业要求2.2,4.1)
课程目标2:学习常用数据处理算法,熟练掌握信号的软件分析与处理方法,掌握虚拟仪器与智能仪器系统的设计方法和编程实现。(支撑毕业要求3.2,5.1)
课程目标3:学习复杂检测任务的传感器选型、系统设计与虚拟仪器实现。(支撑毕业要求1.3,3.4)
三、实践环节
实验编号 |
实验名称 |
实验内容 |
教学方法 |
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 |
1 |
传感器基础实验 |
基于应变片的电子称实验、基于热电偶和铂电阻的温度测量、基于光电器件和霍尔器件的转速测量 |
现场讲解+动手实验 |
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|
2 |
环境状况检测实验 |
环境温度测量、环境湿度测量、光照强度测量、环境噪声测量、酒精浓度测量、二氧化碳浓度测量以及热电偶温度测量及补偿等实验。 |
现场讲解+动手实验 |
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3 |
3 |
环形输送线物理量检测实验 |
用红外对射传感器实现传输速度测量、用红外反射传感器进行产品计数、用力传感器进行物料称重、用电涡流接近开关进行铁磁性物料检测、用色敏传感器进行物体颜色识别以及用霍尔传感器进行物件定位等 |
现场讲解+动手实验 |
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3 |
4 |
转子实验台系统综合实验 |
振动测量、转子动平衡测量、位移及轴心轨迹测量、噪声测量、转速测量。 |
现场讲解+动手实验 |
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3 |
注: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可填写大纲中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相应序号
四、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
实验(上机)成绩占 100 %.
大纲制定者:刘瑞玲、许宏斌 大纲审核者:× × ×
最后修订时间: 年 月 日